首页
博物馆简介
2023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机构设置
工作动态
公示公告
文物展示
三线历史研究
党员党性教育
|
三线历史研究
16
2021/11
影响三线建设决策相关因素的历史透析(三)
可是,反修防修的措施不管如何积极,如何严密,毕竟不能避免资本主义复辟于万一。所以,在1964年6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 毛泽东忧心忡忡地提出了中国“如果出了赫鲁晓夫怎么办”的问题,他要求大家:“中国出了修正主义的中央,要顶住。”刘少奇在会上说:如果出了这种情况,“一个省可以独立,可
16
2021/11
影响三线建设决策相关因素的历史透析(二)
第二,调整工业布局的需要。 调整工业布局是进行三线建设的又一直接原因。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工业布局存在着东重西轻的严重不合理局面。大约70%的轻工业和重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内地只有30%左右。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中国党和政府在建国初期就给予了充分的注意,并准备有计划地加以改变。早
16
2021/11
影响三线建设决策相关因素的历史透析(一)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用三个五年计划在西南和西北地区进行了一场以国防工业为中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这就是三线建设。三线是从战备角度对全国不同地区进行的战略划分。按照当时的战略布局,西南、西北地区为三线,又称“大三线”,沿海和沿边地区为一线,一线和三线之间的广大地区为二
16
2021/11
三线建设的缘起与决策
“三五”计划指导思想由吃穿用转向备战,缘何?“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了新中国经济困难的局面。1957年到1962年6年期间,全国人均主要生活资料的年消费量大幅度下降,市场商品匮乏,就连日常生活必须的锅、碗、瓢、盆等都缺少供应。可以说,那几年吃、穿、用全面紧张。因此本应在
16
2021/11
毛泽东在1964年的一个重大决策:建设大三线
建设大三线毛泽东还亲自选将搞三线建设。在做出搞三线建设的决策之后,他曾选派聂荣臻及多位将军去三线搞建设,一批国内最优秀的科学家如钱三强、邓稼先等也被选派到三线地区搞建设。他曾选派彭德怀到三线去领导建设工作。在中央,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主要负责人主持三线建设的日常工作。在地方,先后
16
2021/11
历史回眸:中国的三线建设背景及内容
三线建设政策的确立 三线地区,是1964年至1978年那个特殊年代,由中国大陆的国境线依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即受外敌侵袭的可能性)向内地收缩,划三道线形成的地区。用今天的区域概念来说,三线地区基本上就是不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的中国中西部内地。 1964年8月
25
2021/10
六盘水“三线”建设应知应会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1、1964年5月,党中央作出“调整一线,建设三线”的战略决策,六盘水以其区位优势和煤炭资源,特别是其中优质冶金焦煤的巨额储量,在(A)会议上被国家确定为西南三线建设的主要煤炭基地。〔六盘水三线建设志2页〕A、西昌B、成都2、1964年7月28日,水城县成立支援(A